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中信证券研究
文|秦培景 裘翔 杨帆 程强 李世豪
杨家骥 崔嵘 联系人:徐广鸿
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,10月数据小幅走弱,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,降息概率提升;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,美债收益率中枢料将持续下行,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;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,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,建议坚定增配超跌成长,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。首先,国内经济和盈利周期底部在三季度已经确认,10月数据走弱不改经济逐季修复的趋势,预计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,且后续降息概率提升。其次,预计美债收益率的中枢仍将持续下行,12月美联储再度加息概率较小,APEC会议期间中美元首会晤在即,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。最后,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,机构资金短期预计以调仓为主,场内资金的情绪整体回暖,超跌成长依然是当前配置首选,建议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。
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
前期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
1)10月物价数据阶段性偏弱,预计货币政策会主动应对,降息概率提升。10月的PPI同比小幅回落,环比持平,工业“银十”成色较平淡,10月下旬万亿国债政策发布后,基建链商品价格企稳回升,料将驱动11、12月PPI同比回升。10月CPI同比出现年内第二个负值,低于市场预期,主要受猪肉价格下跌和核心CPI疲弱拖累,后者受前期PPI下行传导影响明显,该因素已有缓解,预计11、12月CPI同比小幅上行,但仍在低位区间徘徊。同时,随着CPI同比转负,国内实际利率水平再度抬升至年内高位,在支持信用修复诉求下,政策利率压降的必要性较高,回顾历史上类似时段,央行降息降准操作均较为常见。面对物价压力,预计前期政策效果和后续政策主动性都会增强,中信证券研究部固收组判断,近期国内货币政策降息概率较大。
2)基本面底部已明确,逐季修复趋势确定性高。一方面,2023年中报夯实本轮盈利周期底部,三季报净利润增速已率先反弹,营收、ROE、净利率、周转率等系列指标环比基本持平,结束了连续下滑的趋势,共同指向盈利周期的底部复苏,无论是经济周期还是盈利周期,本轮底部都已明确。另一方面,10月出口等数据略低于预期,主要受外需走弱叠加长因素导致出货前置影响;同时进口实现3%的同比增长超预期,主要支撑来自大宗商品和集成电路进口增长;预计今年四季度至年底美国或启动补库周期,后续出口降幅有望明显收窄。
3)预计今年底经济预期率先上修,明年初经济数据环比将明显改善。10月制造业PMI、出口、通胀等个别数据不及预期,我们认为,是受到“十一”期等因素扰动,不会改变经济逐季修复的趋势。客观来看现在经济还是处在潜在产出以下,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,需要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支持。一方面,随着地方化债多方面推进,清偿企业欠款行动也会逐步落地,预计部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会明显好转,信贷增长很可能会在今年底到明年初出现改善。另一方面,中央加杠杆的大方向愈发明晰,或可在今年底进一步提振经济预期。在中央加杠杆等政策落地后,明年年初应该是经济数据环比修复斜率最高的时段,明年有望在正常基数下实现5%左右的GDP增长,环比增速高于今年下半年。
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
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
1)美债收益率的中枢仍将持续下行,12月美联储再度加息概率较小。美联储近期货币政策表态并不稳定,11月初议息会议如期暂停加息后,鲍威尔表态一度鸽派,而9日鲍威尔在IMF举办的研究会议中表态又偏鹰,受其影响,10年期美债收益率高位快速回落至4.5%后近期波动加大。我们认为,美联储政策最终由数据决定,10月美国失业率上升至3.9%,就业走弱态势逐渐明晰,薪资压力缓解,进一步加息必要性低,12月再次加息概率较小。而随着美国国债市场供给压力未来几个月相对缓解,叠加CPI同比下行,预计美债收益率跨年中枢也将下行。强美元约束阶段性缓解趋势不变,人民币预期稳定性更强,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。
2)中美元首会晤在即,外部环境改善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。根据新华社11月10日报道,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,国家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,同时应邀出席APEC第3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。而根据此前新华社11月10日报道,国务院副总理、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财长耶伦举行数次会谈;在该会谈中,双方就中美经济关系、中美及全球宏观经济、应对全球性挑战展开对话,为两国元首会晤做好经济成果准备,后续有关成果的落地值得关注。总体来看,一系列高层对话有助于管控分歧,避免误解导致摩擦升级,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。
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,投资者情绪
整体回暖,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提升
1)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,投资者情绪持续回暖。首先,市场情绪持续回暖,过去三周日均成交额分别为7724亿元、8419亿元和8702亿元,本周明显放大至90亿元。其次,资金风险偏好提升,两融成交占比继续回暖,中枢抬升至9.3%,融资余额相比9月底增加了609亿元,距离2021年的顶峰仍有约1900亿元左右的空间,预计是近两周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。最后,资本市场融资端节奏调整已见效,汇金增持发挥类“平准”作用后,市场整体流动性预期平稳。9月1日至11月10日,全部A股的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和融资规模(包括IPO和再融资)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了66%和62%。
2)机构资金短期以调仓为主,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提升。首先,自今年4月以来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平稳保持在每月200亿元左右的低位,波动幅度比较小,而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测算,三类主动型公募基金仓位均处于今年以来90%以上分位的水平,且近三周变化很小,预计其短期交易以调仓为主。其次,截至11月10日,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相比10月的高点下降了37bps,11月以来的北向资金也基本保持了进出平衡。再次,根据我们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数据,中小型活跃私募投资者仓位依然稳定处于低位,过去12个交易周一直处于66~70%之间。最后,ETF申赎情况亦整体保持平稳,结构上,宽基类中的沪深300、科创50,行业和主题类中的科技、医药净流入较多。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提升,传统机构重仓成长板块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回暖趋势,本周基金重仓指数、成长风格指数分别上涨1.1%和2.6%,而沪深300涨幅仅为0.1%。另外,主动型公募和北向资金的前100大重仓股的动态P/E也从10月23日的低点13.0X和11.2X回升至11月10日的14.1X和11.9X。
情绪回暖延续,首选超跌成长
内外扰动实际影响有限,不改市场情绪回暖趋势。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,10月数据小幅走弱,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,降息概率提升;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,美债收益率中枢料将持续下行,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;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,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。当前依然处于“三阶段配置策略”的第二阶段,建议坚持配置科技与医药板块。科技方面,自主可控方向建议密切跟踪AI应用端的潜在突破和半导体的国产化进程,顺周期方向,建议关注居民终端消费改善对消费电子、智能驾驶厂商和零部件的订单推动,以及未来、企业开支预期增加带来2024年软件、安防等行业的困境反转;医药方面,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和出海品种。第三阶段白马品种依然需要等待年末信号,随着实体经济进入稳态复苏区间,市场开始上修2024年经济预期,并且外资抛售接近尾声后,机构重仓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,典型代表包括互联网、消费、新能源当中的白马品种。
风险因素
中美科技、贸易、金融领域摩擦加剧;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;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,外资流出超预期;地缘风险升级。